探索“5G+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大学生_全球新动态
(资料图)
近日,记者在福建移动华侨大学5G联合创新实验室,见到了一批热爱科技、热爱乡村的大学生,他们充分运用中国移动“5G+AICDE能力体系”,即以5G作为接入方式,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相结合的范式,推动乡村治理、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产业走上新台阶,探索“5G+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5G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招募成员的时候,常问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指导老师郭荣新解释说,团队在接手村庄项目时,需要和村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工作站,实现智力和人力的长期进驻,因此团队成员不仅要有热情,更要能长期扎根乡村。
在5G联合创新实验室团队成员眼里,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用数据讲述乡村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由专业宣传团队牵头,技术团队负责搭建渠道,再辅以视频教学,让部分村民成了网红,进一步传播乡村文化。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指导老师郭荣新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建立起了“农业一张图”等数字化云平台,搭建了“乡村闲置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促进活化利用,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储存与保护,打造数字乡村。经过云端处理之后,村庄不再是一个个具象的空间,而是变成云端视频、图文、数据传播至全省各地。
近年来,5G联合创新实验室团队就当下社会最关切的乡村医疗、乡村文化传承和农村留守老人三方面问题,展开科技研究。腹部超声智能辅助扫查系统就是团队成员利用“5G+AICDE边缘云技术”研究出的一项新成果。这个系统能够自动标记识别病灶,并且传输给云端数据库,医疗专家可以远程对病患进行会诊和治疗,实现超视距实时图像采集和实时图像传输。据介绍,5G技术低时延的特点,极大减少了医疗专家的误诊概率,可以帮助村民省去进城看病的费用。
“5G+AICDE能力体系”还被应用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传统的乡村古迹修缮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且自然风蚀和人为破坏的速度远远大于保护修缮的速度。运用5G技术可以将整个乡村古迹在云端记录和存储。指导老师曾焕强认为,这些记录在云端的数据会给村庄的修缮提供基本的参考。除了古建筑,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酿酒工艺、戏剧艺术和锻造技艺等也将被储存在云端。
为了让乡村留守老人摆脱孤独,团队成员还开发了一款山居老人AI智能云平台,结合智能聊天、人机交互技术,不仅可以让留守老人与在城市里务工的家人视频交流,还可以与更多具有乡村情怀的年轻人进行线上互动。当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留守老人的医疗健康等也可以得到实时的监测和看护。
5G联合创新实验室还提出了一个设想——乡村元宇宙计划,把一个个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搬上云端,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在这个云平台上,人们能看到中国农村真实的样子,街道、建筑、风土人情、经济产业等都可以在“乡村振兴5G直播间”里被看到,大家会像探索宇宙一样去探索农村、建设农村。(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游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