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值得被世界看见:纪录片《看见未来》拍摄手记
这里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宝华镇。从地图上看,它只是群山之中的一个点。如果放大看,可以在这个点周围发现许多村落的名字——规德海、嘎他、俄垤、女草......节目拍摄地就隐藏在这些最小字号的地名之中。
纪录片《看见未来》是“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入选扶持选题,聚焦讲述云南省红河州部分学校通过数字支教发展乡村教育的故事。本片由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执导,他赶在孩子们放暑假前完成了第一次拍摄之旅。
到那里去,看见他们要到那个点去可不容易,路上便要花费一天时间。山路崎岖而上,很多路段还没修好,只铺了些沙子石块,这种路是最难走的。汽车剧烈颠簸,想在车上看看手机抑或电脑是不可能了,不如欣赏窗外的风景。一排排不知名的农作物映入眼帘,问了司机师傅才知道,那是甘蔗,这是香蕉和芒果——都是北方难以见到的果树。这也是我的第一课,记住了这里的色彩浓郁。
(资料图片)
△盘山而上的路途我们的主要拍摄地是规德海小学,这里设置了数字课堂。罗飞导演选取支教老师李为东老师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故事,暑假过后,他们将升入四年级,并将在次年转入另一所更大也更远的学校。摄制组将跟随李为东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记录他们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事。
△规德海小学校园孩子们不是没见过山外来的客人。
他们接触过不少支教老师和志愿者,但操着独特中文口音的外国人属实难得一见,何况还带着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机器,都趁着课间围过来。有的小朋友好奇又害羞,扒着窗户偷瞧,十分可爱。六月的云南,下过雨依然没有缓解闷热。孩子们像是在过不同的季节,有的穿着短袖短裤,有的还穿着厚外套,小脸儿却都是黑黢黢、红扑扑的。
他们看见了我们,我们也看见了他们,彼此还有些拘谨,但在一分一秒地拉近距离。
△摄制组与孩子们交流夜宿学校,看见星光罗飞导演专注观察着课堂运转以及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同学中,他选择吴泽花和李六六作为主人公。
吴泽花是个聪明的女孩,成绩优异却不太自信,在艺术方面也有一些天赋,怀抱着自己的小小梦想。李六六是个坚强的男孩,他尤其擅长体育,特别是足球。李为东老师十分关注这两位学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高才能。
在这里,罗飞导演同样看到了孩子们将面临的不同挑战:吴泽花在规德海小学成绩优异,转校后还能名列前茅吗?她能继续深造,上高中、大学吗?李六六一旦来到一所更大的学校,成为众多有体育天赋的孩子中的一员,他足球踢得还能否超群?摄制组将继续跟踪他们的故事。
△李为东老师在家访△孩子们的体育课规德海小学并不大,有个小厨房但没食堂,有几位志愿者帮忙给学生们打饭。每个学生要带着饭盒在教室吃,也有学生直接在空地上站着吃完。
我们围坐在一张小矮桌旁,就着山里的红米饭,炸薄荷叶在口中爆满异香,这应该就是“舌尖上的红河州”了。
短短几天,孩子们便熟悉了这位外国导演和摄制组,面对镜头也不再扭捏,就像它不存在一样。罗飞导演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搬来了自己的枕头被子,准备留宿学校,近距离感受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罗飞导演对作品的认真负责让人敬佩,他愿意想尽各种办法追求最好的效果。独自夜宿学校,或是顶着烈日拍摄被晒伤,都是罗飞导演对敬业的真实注解。
那晚,红河州的大山里星光闪烁,有摄制组的汗水,有支教老师的辛劳,也有孩子们小小或大大的梦想。
△罗飞导演夜宿学校△李为东老师在备课架起桥梁,看见未来几天里,摄制组拍摄了孩子们的各种课程,也包括颇受孩子们期待的数字课堂。这里的数字课堂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支教实验室与公益机构合作,提供技术、设备、教师资源等支持。线上支教老师准备材料并通过大屏进行远程授课,在地老师组织学生线下分组讨论、抢答等,给予学生激励和指导。这次的普通话课效果不错,同学们也更期待下学期可能会新增的美术课。
△数字课堂△李为东老师上课首次拍摄即将告一段落,李为东老师让班里每位同学都写了心愿卡。
“考上第一名”“家人们长命百岁”“一朵花一个西瓜一个苹果,还有蛋糕”,还有一张写着希望回到某一天,我们悄悄问李老师这日子的意义,原来在那天之后这位同学的小猫死了,我不由得为她难过。
一句句童真的话语令人动容,这些特制的纸张里夹杂着种子,将心愿种下,也许真的能开出花。
△孩子们在课间玩耍第一次拍摄记录了什么呢?初夏热烈的风、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摄制组成员淌下的汗……还有,数字支教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架起的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更好地看见这个世界,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能让世界也看见他们。
九月新的学年开始,我们将再次见面,李为东老师将带着学生们去规模更大的嘎他小学进行一次探访交流。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作者: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董皓楠